我们都知道体检,但不一定知道基因检测,传统的体检是检查我们是否生病,一旦确认我们生病了,我们往往会发现什么都来不及做,人类一直希望有一种预测疾病的方法,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先天遗传体质和后天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天生强壮,而有些人天生容易患某些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外在因素也会直接“纠正”或“加剧”基因的“先天不足”,影响人体的健康趋势,让健康管理实现——“先知”“前瞻”“超前”。
首先,先知:预测疾病的风险
通过检测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结合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外部因素,可以评估人们患病的风险或概率,推断患病的可能性,为未来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例如,叶酸或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冠心病风险,如果不了解自己基因的特点,而只是单纯控制脂肪摄入,预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基因检测可以被称为“所有健康保护计划的来源”。
二、预见性:指导常规体检
完成基因检测后,就相当于拥有了自己身体的“说明书”,针对可能出现的高危疾病,可以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或体检频次,密切关注结果变化,指导疾病预防。比如基因检测后发现其携带肠癌高危易感基因,建议从30岁开始重视结肠镜检查,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人们都知道体检的重要性,基因检测是“一次体检,终身受益”。
1.面向老年人
基因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期比较易感的疾病,如老年痴呆、老年高血压、心脏病等,并能积极做保健,延长健康年龄,提高生活质量和给家庭带来幸福。
2.面对中年人
基因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疾病,预防风险,更合理地安排工作强度,指导健康管理。
3.面对年轻人
基因检测可以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预防疾病风险。
4.面对孩子
基因检测可以指导安全用药,预防用药事故,预防疾病风险,控制疾病易感基因,为一生的健康提供保障。
第三,勇往直前:调整生活方式
经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来“纠正”基因的“先天不足”,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如发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建议积极防范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肥胖),坚持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如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过度起伏,进行科学的营养干预。
一旦发生疾病,人体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治疗的成本肯定会远远大于预防的成本,有些疾病会迅速恶化,危及生命,基因检测可以提前预测“没病”,做到精准预防,它不仅可以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引导健康管理,把钱花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