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了,由于胆固醇的摄入量也日益增加,另外年轻人的饮食不规律,严重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肥胖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导致脑动脉硬化,此外,肥胖引起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年轻人患中风的风险更大。
人的大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所以年轻人的大脑明显比老年人“饱满”,年轻人中风时,脑组织水肿,相对容易“上手”,这也意味着外科医生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颅骨来给脑组织减压,这可能会持续数周。
如何预防中风的发生?
健康专家给出了几条建议:
1.低脂饮食:肥胖不应该被轻视,尤其是对于肥胖的年轻人,我们必须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食物摄入和高脂肪饮食。坚持“多菜少肉、多蔬果少肉”的原则,注意多吃全谷物、土豆和各种新鲜蔬菜水果。
2.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血管弹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3.戒烟戒酒:吸烟是中风的明确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和肝功能损害,进而影响血脂,要做到规律作息,适度休息,缓解压力。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头晕、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理解中风,倡导关爱,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
预防脑血管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搞突然袭击,要掌握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定期筛查。
任何疾病都具有环境和遗传功能,其实中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对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可以降低发病率,基因检测可以在早期识别出携带脑卒中“炸弹”的高危人群,可以根据基因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