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近20万例,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宫颈癌)。其发病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各地区发病率不同,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首位。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多为子宫内膜癌,少数为粘液腺癌。
雌激素非依赖性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检测后可以了解未来十年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从而为自己制定个性化的生活干预措施和医学检测方案,做到病前治疗。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基因检测高风险群体:
1.从未怀孕或分娩;
2.月经年龄过早或绝经延迟;
3.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
4.脂肪或油脂等饮食习惯;
5.子宫出血长期无法治愈;
6.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
1、B超;
2、宫腔镜检查
3、刮宫碎片
4、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