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影响中国人健康的“杀手”,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有多可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指出:
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在中国,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350万;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占农村居民疾病死亡的44.8%,占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的41.9%,居各类疾病之首,高于肿瘤等疾病。
我国著名心脑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并多次强调,要应对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不失时机地更新观念、改造模式,从下游治疗到上游预防,从终点治疗到下游和终点治疗到上游预防。
科学家已经破译了人体的秘密,我们可以提前预测自己将来容易患上哪些疾病,这样我们就可以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使原有的疾病不会发生或者发生在以后。
这个秘密从何而来?答案是基因!以冠心病为例,研究表明,有400多个基因可能调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如脂质代谢、炎症、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等,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先天基因,从而检测出我们是否携带这些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基因。
基因检测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美国,每年约有700万人选择基因检测;在英国,政府每年在基因检测项目上花费10亿英镑;在中国,基因检测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某企业50岁的高管程宗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冠心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脂质代谢,而是体内一种叫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缺陷,在遗传顾问的建议下,程宗通过饮食调理和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和油菜,预防了冠心病的发生。
血栓性疾病基因检测可通过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天易感基因,评估个体患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并提供专业的检测报告和遗传咨询服务,帮助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对于高危人群,应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选择、安全用药、常规体检等,从而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一生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