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2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第一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医学和慢性病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如何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如何安全有效地为老年人用药是一大难题。
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灾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已经成为医药市场的最大消费者。
据统计,老年人一年消费的药品占处方药的23% ~ 40%,占非处方药的40% ~
50%,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近1/4,而且这些人年老体衰,身患多种疾病,治疗中使用的药物种类也相应增加,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同时服用4-6种药物,由此引发的副作用发生率自然是“水涨船高”。
如今,很多人开始关注儿童药物的剂量,很多人呼吁制药公司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物,然而,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是普通成年人的2.5倍。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老年人的用药与成人不同:
①药物品种多,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由于患者多为慢性疾病,服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蓄积和中毒,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因此,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并根据病情和医嘱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异,在用药量和耐受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一般的药物应用中,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找出能控制病情,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更适合自己。
然而,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医学取得了突破,我们正在走向精准医学时代,基因科技的成果也在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其中药物基因检测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检测是入口,尤其是医学基因检测意义重大。
基因检测意义重大:
现在,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采取预防措施,还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已经患病的患者的用药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几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在同一个养老院,都需要服用一种叫做华法林的抗凝药,按照说明,一次只吃一片3毫克,但问题来了,李爷爷吃一片正好。张奶奶吃半片就会大量出血,王爷爷连两三片都不用...
然后呢?我们应该如何预测我们身体的耐药性?建议所有需要服药的老年人都可以做基因检测一次。
人们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和解读不同个体的药物相关基因(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基因),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数据实施给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这种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用药代表了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个体化用药的完美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