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不合理的药物使用造成的,而不是由自然疾病本身造成的。-世卫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亿美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S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的统计:
1.我国每年有5000万住院患者,其中至少250万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超过20万人因此死亡。
2.在我国,20%的住院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第二次住院。
在我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是药物性耳聋最常见的原因,美国抗生素因其广泛的抗菌活性和快速杀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发烧。
分析表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大多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这些基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极为敏感,可引起耳蜗、前庭等关键听力器官发生严重“病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我国约60%的新生儿耳聋是由“耳聋基因”引起的,如果夫妻双方都是隐性携带者,从新生儿到成年阶段都不知道自己携带了导致耳聋的基因,很大程度上会生出一个基因突变的孩子。
同时,携带和不携带的儿童没有明显区别,所以儿童避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当使用和“一针致聋”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基因检测,越早越好。
儿童的身体特征和测试的必要性。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早期,很多器官发育不完全,对很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容易导致ADR。
2006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医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上海医科大学对1662名住院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6%。
体内药物代谢、药物转运和药物作用靶基因的遗传变异会影响体内药物浓度和敏感性,导致药物反应性的个体差异。
临床基础:
参考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标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人类基因组数据库、FDA(中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用药指南。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为特定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炎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涵盖与11种临床常见疾病和99种临床药物相关的64个基因位点多态性。
